千亿级污泥项目的围城与突破---环保项目对接平台
发布时间:2023-06-12 浏览次数:534次 来源:环保项目对接平台公众号

        写在前面:治水不治泥,等于白治理。

        很久以前(十年前),污泥处理处置滞后是市政污水处理领域的一大难题与困扰,随着污水处理率的快速提升,污泥处理处置的问题越来越严峻,也日趋产业化解决。

        从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来讲,如果污泥处理不彻底,则污水处理得不到最终解决。污染源从液态转化为固态,距离最终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仍有很大一步要走。

        在环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向纵深推进,污泥处理处置处于政策红利窗口期,推进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机遇和挑战并存。《实施方案》为推动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建议各地狠抓落实,加强远近结合、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以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重要路径,以污泥无害化稳定化处理处置为落脚点,以促进资源化利用为发力点,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新时期污水处理新格局,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行业进入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将污泥处理处置的不足之处补齐,是近几年来污泥处理处置的关键。

        然而,在污泥处理处置领域(爆发的关键时期,各种问题也一直并在,例如处理费用、政府补贴、技术路线等等。

 

一、竞争激烈的后方,政府政策与运营模式亟待成熟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的比选并不是关键。

        其一,是技术路线上的冲突,各个地市的生态环境不可相提并论,是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争论。

        其二,污泥处理行业内外有一个认知误区,认为污泥领域发展滞后的原因是技术工艺路线不够成熟,这只是“以管窥豹”的原因、是理论上的原因,但并非主要原因。

 

        当行业处在技术焦灼状态的时候,更突出的问题是行业政策和商业运营模式不健全。

        202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 2025 年,全国新增污泥(含水率 80%的湿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规模不少于2万吨/日,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 9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达到 95%以上”。相比较从前,这次文件给出了更加系统的规划布局,但仍需后续连贯动作。

二、谁污染谁付费的模式的欠缺与支付能力的不足。

        任何行业中,支付费用的才是确立商业模式的关键。

        污泥市场化运作的三个必要条件,一是实事求是,二是可行性的技术工艺,三是谁污染谁付费的市场模式。

        目前来看,在这三个条件中,支付问题及不是太成熟。

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例如:

        15年,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了《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了“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标准。

        17 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城镇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要补偿污水处理和污泥无害化

        19 年,住建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 年)》再次要求,要尽快将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调整到位。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由于污泥中还含有大量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物质,亟待以“安全环保、稳妥可靠”为原则,加大污泥能源资源回收利用力度,促进低碳循环绿色发展。

        各地方对污泥处理处理的付费意愿参差不齐,费用大约分布在200-500元。

        达到什么效果、用什么工艺,是由花多少钱决定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实现其中的一项、两项、三项,表面上只是技术问题,其实更是经济问题,或者说产业发展问题,最终需要分阶段逐步实现。

        一是既要补齐缺口,又要提升效能。污泥处理处置应从全局出发,以“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为基本,合理规划设施建设布局。《实施方案》指出要综合近远期目标、兼顾应急处理、统筹市县镇需求等,做到增量补足短板和存量提质增效两手抓。提出到2025年,全国新增污泥(含水率80%的湿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规模不少于2万吨/日,以设施普查建档为基础,推进设施升级改造,要求新改扩建时同步建设污泥减量化、稳定化处理设施,鼓励设施共建共享,提升设施使用效能。

三、开拓者破局的艰难,污泥处理处置面对的特殊国情

        总体而言,政策规范的制定、技术路线的选取、市场型态的形成都离不开国情。现阶段,我国污泥处理处置领域面对以下情况:

1、污泥泥质较差,处理处置难度大

        污泥的特征由上游污水决定,在管网不完善、污水接纳不明确等情况下,国内污泥存在泥质杂、热值低等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部分工艺,给处理处置带来了很大挑战。比如,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重金属,限制了污泥农用的方向。

2、产业水平与污水处理规模不匹配

        我国人口众多,污水处理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但由于“重泥轻水”的原因,污泥处理处置的能力和水平严重滞后,大量污泥未达到无害化、稳定化的标准,甚至有一部分污泥去向不明。短期来看,需要经历摸索期,产业大概率还会遵循由“量”而“质”的产业发展规律,一个阶段的粗放混乱在所难免。

3、污泥产量大,远距离运输风险高

        我国大部分城市采用了集中式大型污水处理厂的总体布局,导致单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相对较高,如果污泥在污水厂内简单脱水后外运处置,普遍存在污泥运输量大、距离远、环境风险高等问题,因此对污泥在厂内进行脱水干化、实现深度减容减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既要畅通出路,又要防范风险。《实施方案》强调疏堵并重,有力有序推进污泥处理处置。提出积极推广污泥土地利用、合理压减污泥填埋规模、有序推进污泥焚烧处理等路径,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探索建立行业采信机制等畅通污泥资源化产品市场出路。同时,明确提出各类处置方式的“负面清单”,例如,严禁将不符合泥质控制指标要求的工业污泥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混合处理(焚烧处理方式除外),含有毒有害水污染物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处理的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不能采取土地利用等。

 

 

 

        理论而言,污泥产量大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支撑资源化等更具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的方向,但鉴于上述情况,操作层面仍然面临局面复杂带来的困境,这是很多污泥企业难以施展拳脚的一部分原因。

        综合上述三个维度的分析,短期内污泥领域很难实现爆发式发展,但长期来看污泥领域的发展将阶段性向前推进,相信在政策导向逐渐加强的趋势下,污泥市场的发展终将迎来爆发。

四、竞争格局尚未成熟,错配的玩家结构与巨头的按兵不动

        从国情以及政策出台情况看,污泥处理处置是一个大赛道,也是一个长赛道。目前涉及污泥处理处置业务的企业小而多,竞争格局分散。

        放在整个市政的角度看,污泥和管网市场走热本质上都是市政建设的升级,按理说市场的角逐最终少不了地方城投、水务等市政玩家的参与。

        污泥处理处置产业链有三部分:上游环节参与者是污水处理企业、污泥工程建筑商、污泥设备供应商、化学药品企业等;中游环节主体是从事污泥处理的企业;下游环节主体是制肥、建材、填埋等行业内的企业。

        其中,上游和中游是环保企业重点参与的环节,从中不难发现,上游污水处理企业掌握产泥源头,且具备运营经验和资本优势,向下游延伸具备天然条件;而中游污泥处理企业主要依赖污水处理企业的污泥原料供给,处在受制约的不利地位。

        而实际情况是,目前场内的大部分玩家并不是上游污水处理企业或者市政巨头,并非这个领域最具优势的玩家,巨头们不愿参与的原因也基本上是上述三种困境。

稳定可靠、绿色低碳,推动资源能源循环利用

  一是既要做好源头管控,又要推动物质回用。加大污泥资源回收利用,应以安全、环保和经济为前提。《实施方案》指出,加强排查评估,强化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管控,新建的部分工业企业排放的含重金属或难以生化降解废水以及有关工业企业排放的高盐废水,不得排入市政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推动采用好氧堆肥方式回收利用氮磷等营养物质,污泥焚烧灰渣建材化和资源化利用等。

  二是既要做到过程降耗,又要推动能源再生利用。污泥焚烧适用于污泥产生量大、土地资源紧缺、经济条件好等地区,但属于高能耗处理方式,《实施方案》提出,可通过协同焚烧、优化设计、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和余热利用技术等,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同时,推广污水源热泵技术、沼气热电联产技术和“光伏+”模式等。

  三是既要鼓励综合利用,又要完善精细管理。《实施方案》推广实现资源能源综合利用,逐步消除邻避效应。如建设能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统筹城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协同处理,将污泥处理设施纳入静脉产业园区等。鼓励对污泥产生、运输、处理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强化过程数据分析,优化运行方式。

        但是当前不参与并不意味着未来不参与,未来污泥市场一旦坚挺,头部的水处理运营企业是最有机会以延伸产业链的方式参与竞争、进场收割。

        这恰恰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大家都想等着吃蜂蜜,但都不想过早地捅马蜂窝,占据优势且老道的玩家在伺机而动,另一部分勇于尝鲜、勇于冒险的玩家先冲上去了。

        就行业整体而言,这种结构的错配也在一定程度上滞碍了发展进程的推进。不过在此之外,提供专业装备配套的企业正在逐渐迎来发展。随着干化焚烧的技术路径被逐渐确立和推广,诸如脱水、干化、恶臭控制、焚烧等处理环节的装备供应商将迎来市场机遇。

        另外,关于技术路线已经基本明确以干化—焚烧为主,这一领域的主战场将据此展开,未来超净排放的技术和能力将会是未来焚烧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写在最后:
        “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向纵深推进,污泥处理处置处于政策红利窗口期,推进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机遇和挑战并存。《实施方案》为推动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建议各地狠抓落实,加强远近结合、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以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重要路径,以污泥无害化稳定化处理处置为落脚点,以促进资源化利用为发力点,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新时期污水处理新格局,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

欧洲杯买球投注官网